English

生存与尊严

1999-08-12 来源:光明日报 雷 达 我有话说

讲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秩序,人们爱说适者生存这句话,却往往忽视了在优胜劣汰,适者生存的同时,必会连带出现一个关乎人的自尊或尊严的问题。有时,生存与自尊是多么水火难容,以至发展到要么牺牲自尊,要么放弃实利。而这里的自尊或者尊严,又可分为不同情况,有的属于过时的观念,是应该丢弃的,死要面子活受罪,会成为笑柄,有的就不那么简单了,它也许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价值,是人之为人的骄傲,永远不该丢弃。看了电视剧《咱也火一把》,引我思索最多的,便是这生存与尊严的矛盾,以及我们到底该丢弃什么和不该丢弃什么的问题。

《咱也火一把》是写下岗工人生活的作品。近来,我陆续地看过一些此类小说和影视作品,其焦点大多集中在如何转变择业观念,重新燃起创造新生活的信心上。同类作品一多,容易出现模式化倾向,已有人在批评所谓下岗文学了,批评它们情节相似,所讲道理相似,与生活贴得太近,“配合”意识太外露,很少能上升到艺术化,典型化的境界。这样的批评当然很有道理。但是,敏锐的艺术家应该看到,下岗题材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创作契机。

《咱也火一把》的基本框架,人物类型,情节设计,思想意蕴与众多同类作品并无太大区别,总的走向都写从困顿到奋起,从困惑到自信,写下岗者面对的不仅是饭碗问题,从根本上说,是个调整一系列观念,重塑自我,重新寻找立足点的问题。如果说,《咱也火一把》在某些方面对同类题材创作有所丰富和深化的话,那就在于,别的作品可能注重写“适应”市场经济的一面,转变观念的一面,而《咱》剧不但写“适应”,写“转变”,更注意写不适应,甚至写到最后也不适应;不但写生存,更注意写人的尊严,甚至写了尊严问题有时超过了生存问题。在这里,由于创作者们坚持忠实于生活,生活自身的复杂性会引导着作者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。《咱也火一把》这个戏既有从众的、比较落套的一面,又有独立思考,走向深邃的另一面。具体说来,它有三方面特点值得注意。

首先是,没有单打一地纠缠在人物从下岗到重新奋起的过程本身,而是把人物的遭际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,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重价值系统中,经受颠簸,撞击,浮沉,磨合,从而使观众关心的不再是哪个人物的具体目标是否达到,而是引起观众对世相百态,人生百味的共鸣。也就是说,重点不在提出和解决问题,而在思索人生。类似“现在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难相处”一类的感叹,就很有意思。整个戏展现的都市景观比较广泛,人物色调缤纷杂多,等于借下岗问题搭台,让多种价值甚至某种无序性充分表演,不像有些作品写下岗工人就局限在工人的圈子。这里,老板,演员,地痞,教师,海外来客,农企的“土老帽”,杂然并出,不啻一个浓缩的小社会,许多问题都是盘根错节的。比如,知青出身的张海琼,自然已是中年妇女了,下岗后好不容易谋到为电脑公司做午饭的差事,但她心有不甘,跟着一位小姐学电脑,破坏了公司制度,小姐将被解雇,此时她挺身而出,那一段陈情如泣如诉,非常动人,结果说动了老板,保住了小姐,自己下了岗。其复杂性在于,她的好学是正当的,却违反了工作纪律,她年事渐高,这种学习带有挣扎的意味。当她高昂着头走出电脑公司时,显示的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时间差所造成的悲剧。

二是,马家柱、许静娴们走上街头谋职时,几乎都遇到了生存与自尊的冲突,其中包含的道德内涵耐人寻味。马家柱是个正义感强烈,有骨气的产业工人,由于他的无私,在工友中威信颇高,他的技术也是一流的,以至雇他的个体小老板百思不解,说国企让这么出色的工人下岗真是有病了。马家柱迅即成了这家私人小厂的台柱了,一时订户不断,小老板也没少给马家柱塞钱。但小老板极为恶劣地对待外地打工者,扣发工资。马家柱一再为大家求情,均被老板冷酷拒绝。老板的逻辑是,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,自己合适了何必要管别人;马家柱的逻辑则是,只顾自己不顾其他工人兄弟的人是可耻的。矛盾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,为了维护工人的尊严和权益,马家柱义无返顾地再次丢了饭碗。“太要强了”的许静娴找了份待遇不错的工作,蛮横好色的老板却警告她必须“装看不见”,为了捍卫人格的尊严,许静娴毅然离开了这家酒店。这里涉及的问题都比较复杂,“适者生存”,那适应的限度究竟有多大?在金钱与道德的矛盾面前,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?

第三点是,我感到这个戏无形中触及了这么一个问题:工人们,特别是国营大企业的工人们长期形成的某些“主人翁”的行为方式,处世原则,生活信念,团队精神,在市场经济面前是否显得过时?它还有没有价值,还能不能转化成一种动力,凝聚力,重放光华?这个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。其实,以马家柱为首的这批国企下岗工人,按作品的描写,他们在冲上市场的各个岗位后不久,又都一个个退回来了,实际上还是不能“适应”。我个人认为这一笔是比较深刻的。这一方面说明传统产业工人与市场的磨合是个长期、艰难的过程,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另有自己的理想蓝图。最后,马家柱们是以下岗兄弟姐妹为主体,以社区服务为重点,办起了“青春社区服务公司”。人没拆散,特别是原来集体的秩序和氛围还保持着。这是不是一种美好的“乌托邦”呢?如果是,那也很好,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改革开放大胆探索的时代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